阳痿病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受难亦蒙尘文物的散佚与毁坏 [复制链接]

1#

古迹和典籍,承载着历史和文明。

破坏古迹、典籍的行为,令人不齿。

闲来无事,小嘉便会翻阅各类古籍。

但总是能在查阅资料时,发现两个字:“散佚”。

这两个字重如山岳,压在小嘉的心头。

不由得让小嘉想起了始皇帝焚书坑儒干的糊涂事。

及至秦之季世,焚诗书,坑术士,六艺从此缺焉——《史记》

可以说,在文化传承上对后世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。

当然,这种传承断绝的情况,未免是少数。

更多的情况是,现今的很多人会去破坏我们的文物古迹。

近日,有三名游客在八达岭长城上刻字。

小嘉得知后,那真的是惊为天人。

随后详细了解,则愈发痛心。

这座长城可能经历了残酷战事、王朝更迭、风雪酷暑等天灾人祸,依旧挺立在此。

如今我们依旧可以使用它,欣赏曾经古人领略的江山风貌。

可就是这样的一处瑰宝,被人为损坏了。

官方回复:修复工作难于上青天。

如果把刻字磨掉,长城砖就被破坏了。

如果抹上一层盖住,长城整个风貌也会被破坏。

《长城保护条例》明确规定,禁止从事刻画、涂污、损坏等危及长城安全的活动。

相比于我们能看得见的长城的毁坏。

在历史的长河里,还有很多文物、古籍彻底的丢失了。

八达岭长城的这般遭遇,不禁让小嘉想起了敦煌。

敦煌的命运,是当时的悲哀。

乱世文物贱卖,有些东西,只得从遥远的西方去追寻。

小嘉想谴责当时的王道士,他的无知让文物流失。

可仔细回想,县令的漠然,官府的不重视。

最后冒死上书慈禧却依旧没有回音。

这就是不能只说是一人的过失,而是那一代人的漠视。

“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。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。”——余秋雨《道士塔》

当然,其实上述观点写的过于沉重。

我们也要往好的方向去想。

千年古国,传承不绝。

敦煌学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大的学科,而它的根就在中华大地。

中国被国际学者一致认定为敦煌学的发源地。

散佚的古籍的确有很多,不过随着古墓的逐渐开采。

越来越多的古籍竹筒被发现。

比如《老子》一书,战国郭店楚墓出土了《老子》甲、乙、丙本。

西汉马王堆古墓里也出土了帛书《老子》甲、乙本。

还会有更多的古籍将在某一时刻重见天日。

所以,我们也不必太过哀伤与此。

毕竟,经过时间考验的书籍,即便不是经典,也差不多了。

事实上,古籍、文物的散佚与复现各有命数,不必强求。

今人的文物保护观念,更需要提高。

不然,子孙后世将会指着我们说,某某文物就是在我们这一代散佚。

这个罪过,我们没有人能担得起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