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痿病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文化道德经解读,我可能读了本假书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中科白瘕风 https://wapyyk.39.net/hospital/280922_lab.html

老子是我国年前的一位大圣人,开创了道家学说,他的传世书籍《道德经》一直被大家所解读。每个人都有自己新的解读,特别在那没有断句和标点的古文里,无疑不同的断句方式都会对解读产生新的影响,同时对文物的挖掘,还会有更古老的版本的《道德经》出土,修正后世《道德经》的一些错误。例如郭店楚墓竹简出土的竹简版《道德经》,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甲乙本《道德经》等等。现在流传最广的应当是王弼本,帛书本、河上公本。

一直以来,《道德经》第一篇,历来争议最大,断句方式千差万别,解读方式也是天差地别。我们现在通读的八十一章《道德经》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都是魏晋时期的王弼本,也被我们现在当成是标准版本。

“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”

“道可,道非,常道,名可,名非,常名”

“道,可道,非常道,名,可名,非常名”

我是比较赞同第三个断句方式的,道”,即无极大道。“可道”二字,就是可变化之道,是道的运行与应用。“非常道”,就是非恒常之道。(马王堆出土之帛书《老子》中,开篇载“道可道,非恒道”,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改常,可以判断其意境。)同样的“名”,大道本无名,为阐述他的概念才强行命名曰“道”。“可名”跟随“可道”而来,随着事务的存在从而有了名。“可名”代表着可生可灭的事物,随着事物的变化生灭而变化生灭,所以“可名”皆“非常名”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